加
小新老師領取專享福利
隨著外貿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我們與外國友人的往來越來越多,如何更好地拉近與外國朋友的關系呢, 今天一起了解一下東南亞各國的風土人情吧。
商務禮儀
印度人
初次訪問印度客人的公司或政府機關,宜穿西服,并事先訂約,盡量按時赴約。印度商人善于鉆營,急功近利,圖方便,喜歡憑樣交易,洽談中應多出示樣品,廣為介紹經(jīng)濟實惠的品種。商務談判他們往往細細研究,費時較久。
印尼人
則很重視名片,所以在商務活動中,要準備好英文名片,客人要主動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。談判時把聲音放低,態(tài)度溫和、謙遜。一般情況下拜訪都是事先約好,不要突然闖入,經(jīng)主人允許后再進屋,進屋之前要把傘、帽、手杖等物放在門口,腳要洗干凈。進屋后要根據(jù)主人的指示,不要隨便坐。拜訪時,一定要選好時間,一是不要打擾休息;二是不要打擾各種教徒的宗教活動。商務活動中印尼人喜歡宴請,但要注意用同樣的檔次給以回報為最佳。
泰國人
打交道,顯得越謙虛越好,他們才能很好地與你配合。另外,在泰國進行商務活動,最好攜帶旅行支票,少用或盡量不用現(xiàn) 金支付。到當?shù)厝思易隹?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室內設有佛壇,要馬上脫掉鞋襪和帽子。
孟加拉國人
在進行商業(yè)談判時,則很注重人的職責,為了更準確無誤地確定各人的責任,往往要寫下書面證據(jù)。他們對概念、商品數(shù)量、質量、價格、交貨日期等都要準確肯定地商量妥當,一旦出現(xiàn)含糊其辭的情況,就要警惕,可能出現(xiàn)波折,甚至泡湯。
菲律賓人
商人洽談生意,最好的時間是氣溫比較好的10月到第二年的5月,事前要預約時間,準時到達談判地點。妝飾打扮要偏保守些,傳統(tǒng)西服比較合適。進行洽談商務時,要耐心、細致,特別是對合同要逐條細談、具體,菲律賓商人往往玩弄數(shù)字,用百分比計算費用等,這些要心中有數(shù),以防出差錯。在與菲律賓商務洽談中,對于對方所提出的無理要求,要明確地予以回答,不能暖味不明。
飲食文化
馬來西亞
馬來西亞的飲食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飲食相比,口味更加濃重一些,喜歡放咖喱和辣椒?!∫虼笋R來人的食物以辣為主,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、香噴噴的沙爹(雞肉、牛肉及羊肉串)、馬來糕點、竹筒飯、黃姜飯等。由于信奉伊斯蘭教,所以馬來人不吸煙,不吃豬肉、自死物或動物血液。馬來人習慣用右手抓飯,進餐前必把手洗干凈,用餐時十分衛(wèi)生和禮節(jié)。
泰國
泰國人的飲食習慣與我國南方大同小異。主食以大米為主,輔以面粉,東北部人多習慣吃糯米,飯后喜歡水果和甜食。泰國素以酸辣著名,且一般較肥膩。泰國人早餐喜歡吃豬油糕、甜面包、水餃、沙丁魚、湯面、西式點心、多士煎蛋,喝雞粥,牛奶或咖啡等。同時,地道的泰國菜也具有其獨特的風味,通常選用新鮮的食品原料,菜的味道以辛辣為主,但也有些菜與中國南方菜(如粵菜、潮州菜)的味道相似。主要菜肴有烹飪海鮮、野味、蔬菜和涼拌菜,多有辣味。
越南
越南料理通常可以分為三個菜系。越南北部是越南文化的主要發(fā)源地,很多著名的菜肴(如越南河粉和越南粉卷)都源自北部地區(qū)。越南南方人喜歡帶甜味的菜肴,作為一個更具多樣性的地區(qū),越南南方菜使用更多種類的香草。另一方面,越南人喜歡吃魚、蝦、蟹、海參、魚翅、廣肚及其他海味和雞、粉絲、通心粉、西紅柿等。不愛吃甜點心、羊肉、豆牙。早點一般吃餛飩、咸包子。午、晚餐主食為大米飯,要求肉少菜多,口味清淡。
緬甸
緬甸人對中西餐都較喜歡。日常以牛肉、雞、鴨、魚、蝦、雞蛋和各種蔬菜為主,中餐尤要清淡的蔬菜或涼拌青菜。他們口味清爽、酸甜,調味常用咖喱、辣椒油等,尤其是辣椒油,餐餐必備。飯后要喝紅茶和咖啡。他們不吃動物內臟,也不吃豬肉,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,他們習慣用火烤食,烤熟后撒上鹽、用手撕食。
柬埔寨
柬埔寨人的主食是大米,副食以魚蝦、生菜和涼拌菜為主。各類傳統(tǒng)美食是用來招待客人的上品,特色名菜有菜扒蝦丸、素菜、熏魚、滑蛋蝦仁、涼拌萊等。其中,最具風味特色的是“涼拌菜”柬埔寨的美食有點接近于泰國菜,不過沒有泰國菜那樣有強烈的酸辣味,比較甜,以河鮮海鮮為主,值得一說的是柬埔寨的炸水蛭、炸蟋蟀、炸蠶蛹,還有油炸大蜘蛛這些聽起來略顯驚悚的菜肴已經(jīng)成為當?shù)厝酥饕杖胫?,?jù)說那里的蠶蛹還是天然綠色食品,有美容養(yǎng)顏的作用。柬埔寨人認為右手干凈,左手污垢,進食用右手,遞給他人物品要用右手或者雙手,尤其是吃的東西,弄不好對方會拒絕接受。
節(jié)日風俗
潑水節(jié) 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(qū)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當日,泰國、老撾、緬甸、柬埔寨等國,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中國香港九龍城、中國臺灣新北市中和區(qū)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,之后便開始連續(xù)幾日的慶?;顒?,期間,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,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。潑水節(jié)是傣族的新年,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,一般持續(xù)3至7天。
衛(wèi)塞節(jié)(Vesak)是南傳佛教傳統(tǒng)紀念佛教創(chuàng)始人衛(wèi)塞節(jié)釋迦牟尼佛祖誕生、成道、涅槃的節(jié)日。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如斯里蘭卡、泰國、緬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、尼泊爾等國的佛教徒,均在這一年一度的重要節(jié)日中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。世界佛教聯(lián)盟定公歷的每年五月的那個月圓日為紀念佛陀日。
水燈節(jié) 在泰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中,每年的11月份都要舉行“水燈節(jié)(Loy Kra Thong)”,這是一個充分體現(xiàn)泰國青年男女旖旎戀情的節(jié)日。在每年之泰歷十二月十五日夜晚間舉行。在這雨季過后的這一時期,泰國正是河水高漲,月兒清輝的美好季節(jié)。